新闻动态

News Center

混凝土搅拌斗料位体积监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来源:锐达仪表

  在混凝土生产行业中,搅拌斗作为核心设备之一,其内部料位的精准监测一直是一项技术难点。传统的人工巡检或简易传感器测量方式,不仅效率低下、数据滞后,还常常因粉尘大、湿度高、工况复杂而导致测量不准、设备易损,严重影响生产连续性与配比精度。随着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,一种基于3D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式扫描方案正逐渐成为行业破局的关键。该技术通过在搅拌斗顶部部署高速旋转扫描设备,实现对料斗内部物料表面的全方位、高精度三维测绘,彻底改变了传统监测的作业模式。

  行业痛点:为什么传统监测方式难以为继?

  混凝土搅拌环境通常伴随着高强度扬尘、水汽弥漫、机械振动以及腐蚀性物料,传统料位计或人工检尺在这种条件下往往表现不佳:

  数据不直观:仅能获取单点高度,无法真实反映不规则料堆的体积与表面形态;

  环境适应性差:传感器易受粉尘附着、水汽干扰,导致误报或失效;

  维护频繁:需要停机清理或校准,影响产线连续运转;

  存在安全盲区:人工上斗检测存在高空作业风险。

  技术破局:3D毫米波雷达如何实现“料斗透视”?

  该雷达系统通过水平与俯仰双轴转动机构,带动毫米波传感器对搅拌斗内部进行多角度扫描。在每个预定角度,雷达发射并接收反射的微波信号,结合角度信息与安装位置,通过智能算法构建出料面的三维点云模型,核心能力包括:

  全域三维成像:不再局限于某一点的高度,而是实时生成整个搅拌斗内物料的三维图像;

  不规则堆体精准测算:即便物料堆叠形态复杂,系统也能在秒级时间内完成体积与重量的计算;

  强环境适应性:毫米波具有强穿透性,无惧粉尘水雾,甚至在传感器表面轻微污染时仍能稳定工作;

  全自动远程监控:配合物料信息管理系统,支持电脑、手机等多终端实时查看,实现7×24小时无人化值守。

  实际价值:从“看得见”到“看得懂”的智能升级

  引入3D毫米波雷达扫描系统后,混凝土搅拌站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管理的跨越:

  提升配比精度:实时掌握真实体积,助力精准控制配合比,保障混凝土质量;

  减少运营中断:无需停机检测,不因清灰、检修而打断生产节奏;

  强化安全管控:杜绝人工攀爬检测,降低安全风险;

  推动数字化管理:数据可追溯、可分析,为生产调度与仓储优化提供决策支持。

  随着智能制造与数字化搅拌站的推进,料位体积监测已不再是单一的数据采集环节,而是融合感知、建模与分析的系统性工程。3D毫米波雷达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、快速建模性能与精准的体积反演算法,正逐步成为混凝土行业料斗监测的新标准,助力企业实现更安全、高效、智能的运营管理。

产品直达:

3DPro2300Esay雷达扫描机器人    3DPro2300雷达扫描机器人


联系我们

电话:400-801-0770
地址:北京市金桥科技产业基地景盛南四街15号92B / 天津市武清区兴旺路2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