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混砂浆站粉料仓料位监测
干混砂浆的生产质量,核心在于水泥、粉煤灰、重钙粉等各类粉料的配比精度,而粉料仓的料位监测则是保障配比精准的第一道关卡。然而干混砂浆站的粉料仓长期面临监测困境:粉料装卸产生的高浓度粉尘易导致传统设备“失明”,数据偏差频发;不同粉料堆积形态各异,不规则堆形让体积计算始终存在误差;砂浆站生产连续性强,料位数据滞后易引发断料停机或溢料浪费。3D雷达料位计的出现,以针对性的技术优势破解这些痛点,成为干混砂浆站粉料仓管理的核心装备。

抗尘稳测,攻克粉料仓“视觉盲区”。干混砂浆站的粉料仓是典型的“粉尘重灾区”,水泥、粉煤灰等细粉在进出料时会形成大量悬浮粉尘,传统激光料位计镜头易被覆盖而失效,超声波设备则因粉尘衰减导致信号紊乱。3D雷达料位计搭载140GHz高频毫米波雷达与太赫兹调频连续波技术,从根源上解决了粉尘干扰问题。高频毫米波穿透力极强,即便仓内存在1cm厚的粉尘覆盖,仍能精准穿透粉尘层触达粉料表面,反射信号经天线接收后形成稳定数据;太赫兹技术进一步强化了信号抗干扰能力,有效规避粉尘、水汽对测量的影响。设备采用全密封防护设计,在砂浆站的高湿、微腐蚀环境中可稳定运行,无需频繁停机清理维护,彻底终结了“粉尘一厚就误判”的难题。
极速响应,匹配砂浆站快节奏生产。干混砂浆站通常采用流水线作业,粉料进出料频率高,料位变化瞬息万变,传统料位计完成一次全仓扫描需半小时以上,数据反馈滞后常导致生产被动——要么因料位不足突然断料,影响生产进度;要么因进料过量造成粉料外溢,增加成本与清理负担。3D雷达料位计通过优化机械结构实现了极速扫描:设备安装于粉料仓顶部,由内部水平旋转及俯仰结构带动雷达传感器完成360°全域环视扫描,每运转至预定角度便快速完成“发射—接收”微波信号的流程,整个全仓检测周期最快仅需10秒。这种极速扫描能力可实时捕捉料位动态,系统会自动发出满仓、空仓预警,确保操作人员及时调度进料或调整生产,完美匹配砂浆站连续、高效的生产节奏。

精准建模,破解不规则堆料测量难题。粉料在仓内易因卸料方式不同形成漏斗状、斜坡状等不规则堆积,传统单点料位计仅能测量局部高度,据此推算的体积数据偏差常超过15%,直接导致配料时粉料用量不准,影响砂浆强度等关键指标。3D雷达料位计通过“全域扫描+智能算法”实现了料位精准测量:扫描过程中采集全仓各个角度的物位信息,结合设备安装位置数据,经仓域自适应点云重构算法进行精确拟合与杂波过滤,剔除粉尘干扰带来的无效数据;再融合AI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分析技术,将海量测量数据转换为高密集三维点云,快速构建出仓内粉料的三维可视化模型。无论是陡峭的料堆坡面,还是凹陷的料面区域,都能在模型中清晰呈现,设备可精准输出堆料体积、任意料面点位高度等核心数据,实现任意堆形的秒级测体算重,为配料系统提供精准的粉料存量依据,保障砂浆配比精度。

智能互联,实现料仓管理远程化。3D雷达料位计并非孤立的测量设备,其搭配的Pro Inventory物料信息管理系统,让粉料仓管理迈入智能化新阶段。管理人员无需亲临粉尘弥漫的料仓现场,通过电脑、手机等终端即可远程实时监控各粉料仓的状态——系统界面直观展示粉料仓的三维可视化图像,同步呈现料位高度、堆积体积、预估重量等关键数据;系统支持7×24小时不间断数据采集,自动生成粉料进销存报表,清晰记录每种粉料的消耗与补充情况。这种远程化、自动化的管理模式,不仅减少了人工巡检的工作量与安全风险,更让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库存动态,提前制定采购与进料计划,大幅降低因料位误判导致的生产中断成本,提升料仓管理的透明度与效率。
在干混砂浆行业向精细化、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,3D雷达料位计以抗尘稳测、极速响应、精准建模、智能互联的核心优势,精准匹配了粉料仓的监测需求。它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砂浆站的料位监测痛点,更以可靠的数据支撑保障了干混砂浆的生产质量,降低了运营成本,成为干混砂浆站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助力。
产品直达: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