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News Center

高炉料仓监测系统

发布时间:2025-10-21 来源:锐达仪表

  在高炉炼铁的复杂体系中,料仓是维系其“一日三餐”的咽喉要道。焦炭、矿石等原料从这里被精准、连续地送入高炉,任何一次断料、堵塞或空仓,都可能导致炉况波动、产量下滑,甚至引发严重的生产事故。然而,传统的料仓监测方式却让这里成为了一个管理盲区,操作人员如同在迷雾中行船。实现料仓的精准、实时、可视化监测,已成为保障高炉顺行、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。

  痛点一:仓内“黑箱”,状况不明

  传统困境:

  高炉料仓内部环境恶劣,粉尘弥漫、物料冲击大。传统的单点物位计(如阻旋式、电容式)只能提供“有料”或“无料”的极限信号,无法反映仓内真实的料位高度、物料表面形态以及是否存在“中心流”、“架桥”等异常情况。操作人员基本处于“盲猜”状态,无法预知风险。

  智能监测解决方案:三维扫描,透视仓内实况

  通过在仓顶安装的先进监测设备3D毫米波雷达,系统能对料仓内部进行快速三维扫描,生成高精度的三维点云模型。

  这相当于为料仓赋予了“CT扫描”能力,能够:

  精准显示实时料位:以三维图像形式,直观展示当前料面高度与剩余量。

  还原物料表面形态:清晰呈现料面是平整、锥形还是已出现严重的凹陷与偏析,精准识别“架桥”、“空洞”等堵塞前兆。

  痛点二:突发堵料,处置被动

  传统困境:

  “架桥”、“蓬料”等现象发生时,传统仪表无法提前预警。只有当完全堵死、下料中断时,才会通过低位报警被发现。此时应急处置不仅被动,而且时间紧迫、风险高,严重影响高炉的稳定供料。

  智能监测解决方案:预警前置,防患于未然

  智能监测系统能捕捉到堵料的早期特征。当物料开始出现悬停、形成空腔时,三维模型上的形态异常会立即被系统算法识别。操作人员可以在下料完全停止前就收到预警信息,并准确定位问题点,从而赢得宝贵的处置时间,变被动抢险为主动干预,极大保障了高炉的连续生产。

  痛点三:依赖人工,效率与安全难两全

  传统困境:

  为确保万无一失,仍需安排人员定时敲击仓壁听声判断,或通过人工检尺测量。这种方法效率低下、数据主观性强,且人员在高空、高温、高粉尘环境下的作业存在安全隐患。

  智能监测解决方案:无人值守,远程一键盘库

  监测系统完全实现自动化、无人化运行。它可按设定周期自动扫描,或由中控室远程一键启动。扫描完成后,三维模型与体积、料位等关键数据即刻呈现于监控大屏或移动终端。工作人员无需靠近现场,即可全面掌握所有料仓状态,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实现了本质安全。

  核心价值:为高炉的“胃”装上智能导航

  保障高炉顺行:通过连续、稳定的供料,为高炉创造最佳的冶炼条件,这是提升产量与质量的根本。

  实现预防性维护:提前预警堵料风险,避免非计划停机,减少紧急清堵带来的设备损耗与安全风险。

  优化库存与成本:精准的库存数据为采购计划与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据,避免资金积压或原料短缺。

  驱动智能化升级:这是构建“智能高炉”不可或缺的数据基石,为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、智能化控制铺平道路。

  对高炉料仓的智能监测,远不止于替代了人工检尺和传统仪表。它通过赋予料仓“透明的视野”和“预见性的洞察”,彻底解决了高炉生产在稳定性、安全性与经济性上的核心痛点。

产品直达:

3DPro2300Esay雷达扫描机器人    3DPro2300雷达扫描机器人


联系我们

电话:400-801-0770
地址:北京市金桥科技产业基地景盛南四街15号92B / 天津市武清区兴旺路20号